全国高考在即,百度AI技术也将迎来一场“高考”。据悉,百度数字人杜潇潇将于6月7日高考语文考完后挑战高考作文写作,并将连线四川现场观察,揭秘“写作”的秘密。
杜潇潇是百度创造的第一个互动虚拟偶像。在百度大脑7.0核心技术的驱动下,杜潇潇集成了多模态交互技术、3D数字人体建模、机器翻译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理解等多项技术能力,可谓是“百度AI技术的集合”,智商、情商“双高”。
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对AI能力的挑战很大。有业内专家指出,AI数字人写高考语文作文比评论、摘要、广告创意写作更难,至少面临三大挑战。
首先考验的是AI数字人的“审题”能力。高考作文的题目包括议论文、记叙文等科目,有命题作文、半命题作文、材料作文、话题作文等多种形式,加上复杂的内容主题。每一个千变万化的组合,都是对AI理解能力的终极考验。
近年来,百度通过AI持续引领千万个行业的升级转型。百度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“多年来,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和积累,核心技术国际领先。比如开发了5500亿超大规模知识图谱和知识增强预训练模型,昆仑和洪湖AI芯片等。我们建成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、功能完善的工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平台,聚集了477万开发者,服务了18万家企事业单位。”
百度对杜潇潇等AI应用的“学费”确实很贵。2021年,百度核心研发支出221亿元,占百度核心收入的23%。2020年,这一数字将为21.4%,位居民营企业500强之首。
高压强投带来了硬核的技术储备。截至2022年4月,百度在全球申请的人工智能专利超过22000项,其中中国超过16000项,中国超过4600项。百度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国第一,连续四年排名第一。
作为代表百度的“高考生”,杜潇潇这次会在高考中亮出哪些“AI武器”,会取得怎样的高考成绩...这无疑给了6月7日的高考更多的关注。